五年之后,農村土地有償退出全國普及,農民該不該早做打算呢?
時至年關,再話土地改革。
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五年,已經起航,各種規劃已經相繼發布,把脈開方,大方向已定。
尤其,關于“三農”領域《“十四五”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已經發布,這也是首部將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、一并推進的規劃。
該規劃,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,以共同富裕為目標,以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、一并推進為路徑。
但是,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,鄉村土地要素保障,不可或缺。
鄉村土地供給,是不是要依然遵從“紅線”,既有的大方針不會松動呢?
過去40年,中國經歷了一場尤為迅猛的城市化演變,伴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涌向城市,農民工進城務工,農民進城落戶,農二代、農三代相繼離土出村,人口外流加劇,造成農村日漸“空心化”。
相比發達地區,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大量人口外流,歸結于農村內生發展動力枯竭,讓留戀土地的農民,只能背井離鄉,四季漂泊在外,謀求高一點的收入,改變生活狀況。
可是,從最能代表中國農業和農民的40、50和60后來看,這群人有很重的鄉土情結,以鄉村為歸依,以土地作為主要生活來源,以農業作為主要職業,即便出去了也會回來,不會離開村莊。這撥人,我們叫老農民,黃土都埋半截了,落葉歸根是他們的歸宿,都已老去,連現在種地的,幾乎都是60、70后,與土地打交道的人,越來越少。
近幾年,農村撂荒地現象普遍存在,閑置宅基地越來越多,土地資源浪費嚴重,亟需盤活利用,進一步深化改革。
農村土地改革,也就是“三塊地”的改革,即承包地、宅基地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。
當下,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都采取“三權分置”制度。承包地,所有權歸集體所有,農民只擁有承包權和經營權;宅基地,所有權歸集體所有,農民只擁有資格權和使用權。
那么,在這“三權分置”制度之下,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,這得開展改革試點。
這里,大家最為關切的,還是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能否有所突破,何時能全國普及。
農村土地改革試點,有償退出是焦點
從2012年起步,啟動了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工作,在土地改革試點方面邁出了第一步。
第一批試點包括北京大興區、河北唐山玉田縣、山西朔州市、吉林長春九臺區、黑龍江齊齊哈爾克山縣等共24個區縣。
2014~2015年,開啟第二批共34個試點,包括天津寶坻區、河北邯鄲曲周縣、內蒙古呼倫貝爾阿榮旗、山東泰安東平縣、河南信陽、湖北宜昌秭歸縣等。
2020年,啟動第三批試點區縣,第三批試點已擴大到108個區縣,包括104個縣市區和3個地級市,并且強調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,探索三權分置有效地實現形式。
這里,值得關注的焦點在于,還是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政策,宅基地有償退出還在小范圍試點,不斷地完善有償退出機制。
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試點,只是以“土地流轉”的形式,支持改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大項目來落地,帶動農民增收,并未觸及永久退出資格。
2015年,農業農村部,提出過“退出承包地”,2016年和2018年也相繼提出,并在一些地方進行了試點。但是,2019年11月又稱“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不變”,并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。
2021年,農業農村部又頒布修訂了《土地管理法》,一是繼續延長土地承包30年不變,二是繼續實施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工作,這也是既往年2輪試點工作后,即將進行第三輪試點工作,本期試點工作將在2025年結束。
尤其,今年8月27日,農業農村部披露,將按照中央要求,指導地方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,退出承包地的資格,建立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。
這次,才明確提出,承包地有償退出,可以說是“第四次土地改革”的到來!
屆時,第三次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結束,承包地有償退出、宅地基有償退出,是不是可能進行全國普及了,只能拭目以待。
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探索之路如何?
從宅地基來看,在土地財政主導下,一些地方通過整合農村閑置宅基地,通過“增減掛鉤、占補平衡”的方式,騰退地建設用地指標,置換給城市使用或高價賣給開發商,斷送了農村后續發展的命脈。從農民手里3-5萬/畝,有償退出;然后,10-20萬/畝,高價賣給開發商,財富就這樣轉移了,并沒有在本地生根。
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來看,2020年,5月到8月,焦作、嘉興、東營、徐州、連云港等城市陸續敲響了各自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第一槌。由于城市區位和出讓年限不同,出讓單價在16萬-81萬元每畝不等。其中,嘉興首宗入市地塊地理位置較為優越,由一家文化旅游公司以每畝單價約81萬元的價格拍下一宗面積23畝的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,用以開發旅游和民宿。
從承包地來看,只能以“土地流轉”的形式,各地以每畝1000或者1500不等的價格,通常按30年來算,也就是3-5萬元,農民并未喪失承包權,只是有償讓出了經營權而已。今后,要是按承包地有償退出機制來搞,這次是永久退出,農民喪失了承包權和經營權,按30年收入一次補償,還是按政府征用土地的標準補償,政府征用土地是“農轉非”有很高的溢價。承包地退出“補償標準”,誰來制定?比如,每畝6萬,一戶8畝地,共補償48萬,有多少個村集體能夠出得起這個錢,還是個問題!承包地有償退出,是國家出這個錢,還是村集體出呢?村集體出不起,如果面向社會資本,社會資本出了錢,買了承包地,也就等于土地開始私有化了,土地集體所有制,也就不存在了。所以,這個嚴重缺陷,還得細致完善,形成合理的退出機制,有待試點。
為此,三塊地的改革試點,各地補償及有償退出標準差異較大,這也是繼續試點之所在,總結一批可復制、能推廣、惠民生、利修法的制度成果,完善相關有償退出機制,利于全國推行做鋪墊。
五年之后,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農民該怎么辦?
今后五年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促進城鄉融合發展,是不可逆的趨勢。
目前,中國農村已經普遍形成“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”勞動力再生產模式,這種結構占到全國農民家庭的大約70%。一半是進城落戶的農民,一半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,余下的只能是老去的農民,在原地生活,也不可能離開村莊。
第一代進城農民工年齡都已漸長,他們或已返鄉,或正在返鄉的路上,或已不得不考慮返鄉;第二代農民工還愿不愿意回到農村,進城落戶能否成功,能不能在城市中穩定下來,工作能否穩定持續以及子女教育能否順利銜接,持續生存的動力是否充足,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。這不,農村就是退守的后方,值得去考慮。
一般來說,隨著年齡的增長,農民工越來越偏向在家鄉附近務工,并用更長的時間務農,一直到完全返鄉,回到農村養老,這也給新型城鎮化建設預留了更大空間,在地城鎮化,或許是農民工最好的選擇。
推進鄉村振興,開展鄉村建設行動,主要是提升農村原住民的居住環境,公共服務配套設施,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、下鄉來做新農人、職業農民,改變農業發展方式,穩住糧袋子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
因此,接下來,這五年很關鍵,一個脫貧攻堅剛完成,要有效銜接鄉村振興,保底很重要,把這個成果守住了,農村土地改革試點,進入收尾期。進城落地的農民,在大城市打拼的農民工,得為土地有償退出,早做打算了。
這里,關于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必須滿足三個條件:一是農民自愿退出,不得強迫;二是農民在城市或其它地方已經具備長期正常生活的能力,而且完全不需要依靠土地生活;三是農村的宅基地、土地已經確權。三個條件缺一不可,不然即便想有償退出也無法實現。
是退,還是留,每個人的顧慮都不一樣,因人而異。
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首先就考慮農民的長期生存問題,還有就是糧食供給安全問題,能不能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,農村持續發展的要素保障,勢必警鐘長鳴。
如果,全國普及,進城落地的農民,可能會是第一批。
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離全國普及,還有多久?
農村土地改革試點,相繼完成兩輪,第三輪試點到2025結束,到了收尾期。這其中,宅基地有償退出、承包地有償退出都涉及了,相應地改革試點成果和經驗,形成合理的退出機制,利于推動修法,達到全國普及的時機。
五年之后,也許,農村土地有償退出,會全國普及,只能拭目以待了。農民的你我他,還不早做打算,等啥呢?
-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舉辦2025屆畢業生校園招聘會
- 銅仁周邊100公里旅游景點推薦
- 銅仁特產排行榜:精選十大必買名產,帶你領略黔東風味
- 銅仁婚介所哪家好,2025靠譜婚介所「實力推薦」
- 2025貴州旅游景點排行榜新鮮出爐,趕緊收藏!
- 《銅仁梵凈山·春夏秋冬》入選“長城獎 ——國際傳播影響力案例征集活動”優秀案例
- 2024貴州旅游優惠政策,趕緊收藏!
- 原來,銅仁可以這樣美
- 銅仁地理標志產品“茶寨貢米”商標注冊成功!
- 貴州銅仁:“趣味徒步”傳播最美梵山凈水
- “中國抹茶之都” ,銅仁憑什么?
- 銅仁拓寬“兩山”轉化通道推動“三品”產業強勁發展
- 李作勛主持召開銅仁市網絡人士代表座談會
- 貴州銅仁梵凈山2024元旦假期游玩攻略
- 不再延長繳費時間!2024年度貴州省城鄉居民醫保集中繳費截止時間
- 2024研招網考研準考證下載打印入口官網
- 銅仁: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
- 銅仁這些優質地理標志產品你了解嗎?
- 銅仁市人民政府與江蘇省中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
- 2024年貴州定向選調生報名(時間+入口+材料)